您的位置: 首页 » 法律资料网 » 法律论文 »

关于知名商品涉嫌知识产权侵权案件的思考/王奇晟

时间:2024-06-16 16:52:23 来源: 法律资料网 作者:法律资料网 阅读:8693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此类案件,搜集证据是第一要务,虽然美欧等许多知名公司在中国都有分支机构,但是仅仅依靠该公司的法务部门很难在第一时间完全查知自己公司被他人侵犯知识产权的情况,因此可能需要有律师专门为他们处理此类事件,但前提是律师必须要有搜集证据及分析案件的全面能力,另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及必需的人脉资源,拥有这些优势,律师方能取代公司的法务部门处理此类问题。

当今社会经济发展极为迅速,侵权事件层出不穷,唯有我们律师用敏锐的洞察力及嗅觉,帮助受到侵权的企业维护企业的知识产权利益,才会形成律师和企业双赢的局面,而不仅仅靠打侵权官司敛财。这样不仅此类侵权案件会受到企业的委托,得到信任而完成,而且如果企业认为律师在此类案件的处理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素质及技巧感到满意,那么律师极有可能被企业聘请而成为企业的法律顾问或者专门律师团队,那样就可以有后续的案源。

企业的知识产权主要指工业产权,工业产权则是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商标、服务标记、厂商名称、货源名称或原产地名称等的独占权利。这些权利在行使过程中很有可能会受到侵犯,这其中包括两类侵权:一种是恶意侵权,另一种是无意侵权。针对第一种情况,我们理应据理力争,把维护企业的合法权利放在首位,搜集充分的证据,整理充分的论据来证明待证事实,以求侵权纠纷得到解决。而针对第二种情况,因为无意侵权的事件往往不被各方当事人所知,所以作为律师应当及时告知企业相关情况并注意搜集证据,然后把这些意见和材料反映给企业,让企业自己裁决。

最后,针对日益增多的知识产权侵权案件,企业在进行维权的过程中首先必须考虑到经济利益和社会效果的统一,只有立足创造名优品牌,注重品牌效应,才能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律师在其中将扮演军师和保镖的双重角色,为企业保驾护航。

法律推展介绍书的制作:
1、基本情况:首先应当把我们的专长和服务内容作简要介绍。
2、客户需求:对客户需求进行准确分析和记录,以充分把握客户心理和实际需要为原则。
3、特色服务:提供一些有别于他人的特色服务,比如反馈意见表、情况分析表、定期顾问
表等。
4、风险控制:对企业的知识产权方面可能遇到的风险进行准确评估和预测,并且提供相应
的对策和方案,避免潜在的风险,对遇到的法律纠纷提出解决方案并付诸实施。
5、阶段总结:对于服务的企业应当分阶段进行总结,在矛盾纠纷前的萌芽阶段的风险预测,
在矛盾纠纷发生时的解决方案,在矛盾纠纷解决后的综合分析和总结,在后续服务中的跟踪调查和反馈。这些都应当形成书面文件以便企业能够据此制定经营策略和规避法律风险。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关于加强广播影视专用器材进口管理的通知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关于加强广播影视专用器材进口管理的通知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广播影视厅(局)、总局各
直属单位:
据海关总署反映,影视编辑器材成为当前走私新热点。一些不法分子以伪报、瞒报手段逃避许可证监管,走私进口专业影视编辑器,偷逃税款,谋取暴利。为加强系统内专业影视编辑器材进口的管理。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严格执行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关于《机电产品进口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广播影视系统内的任何单位和部门购置进口广播影视专用器材,都应按照此办法的有关规定执行。
二、各级广播电视部门和单位要进一步加强学习和掌握国家有关机电产品进口政策和各项规定。凡需进口广播影视专用器材的单位,必须按规定办理相应的进口手续,可根据不同的进口产品到对应的机电产品进口管理部门办理进口证件,凭此证件委托外贸公司办理对外签定订货合同,
在进口货物到关后,按照规定依法纳税。
三、近些年来,国家对进口商品实行有计划、有步骤的逐年降税政策。虽然国家于1994年取消了广播电视专用设备进口免税政策,但对解决广播影视器材进口关税问题仍得到了有关主管部门的理解和支持。从1996到1999年,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在制定年度暂定税率方案
时,均将广播电视专用设备纳入了低税率表中。有关文件总局也随时转发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广播影视厅(局)。各厅局要及时关注了解有关进口税收政策的新规定和操作办法。
四、在国内采购的进口影视编辑器材,需注意其供应商的地位合法性,注意其提供的产品是否符合国家工商税务部门的规定并具备完整的进口手续。如违反规定一经查出,用户将负连带责任并受处罚。
五、各厅局领导要重视对进口广播影视器材的购置、经营中的走私问题,切实地负起责任,要以海关总署反映的问题为戒,杜绝类似事件在广播影视系统的发生。



1999年10月26日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上报航意险保单使用情况的紧急通知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上报航意险保单使用情况的紧急通知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中保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泰康人
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宏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美国友邦保险公司上海分公司:
1998年12月18日,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中国保监会”)发布了第一号公告,要求自1999年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启用“99版”航意险保单,其他版本的旧保单同时废止。据了解,目前保险市场上仍存在销售旧保单的情况。为规范航意险业务,特将有关事
项通知如下:
一、各保险公司必须严格执行中国保监会第一号公告。
二、凡仍在销售旧航意险保单的(包括通过代理人销售的)保险公司,必须立即采取有力措施停止销售,并将未销售的旧保单收回销毁。
三、各保险公司要将本公司执行中国保监会第一号公告的情况于1999年1月18日以前以传真方式报中国保监会人身保险监管部(传真号:010—66018890)。凡在1999年1月1日以后销售过旧航意险保单的,要在上报的报告中写明销售地区、数量、责任人及已采
取的措施。
特此通知



1999年1月13日